武漢古田一路北段工程主體工程完工
本站湖北武漢訊:10月15日,中鐵十一局承建的武漢市古田一路北段工程最后一片現澆梁澆筑完成,標志著該工程全線主體工程完工,進入通車前的沖刺階段。
古田一路北段工程主線貫通(古建敖 攝)
古田一路北段工程全長2786米,南起武漢市硚口區,向北至東西湖區,是漢口西部地區重要的南北向交通要道,其中跨鐵路立交橋為全線控制性工程。
本次澆筑的L6聯現澆梁長104米,寬24.5米,高2.2米,混凝土澆筑總量約2200立方米。為圓滿完成施工任務,項目團隊科學調度、精細部署,制定了大體積混凝土線形、溫度控制、臨時結構監測等專項控制措施。澆筑中,項目領導帶班作業,統籌3臺泵車同步開展澆筑作業,保障混凝土澆筑期間橋下道路正常通行。
自7月15日全線電力設施遷改完成后,面對剩余4聯現澆梁施工任務,項目團隊統籌施工組織,細化工序銜接最大化利用周轉材料,3個月完成4聯現澆梁施工及涉鐵鋼箱梁轉體,累計澆筑9600立方米混凝土。其中,L10聯現澆梁自7月16日開始樁基施工,于9月2日完成梁體澆筑,為全線體量最大現澆梁(支架6萬立方米、混凝土3400方、鋼筋960噸);受轉體施工限制,L8聯現澆梁施工期間克服了鐵路營業線影響,轉體后15天完成澆筑,創造全線最高支架記錄,至此L6聯現澆梁澆筑完全線主體工程完工。
進場以來,項目團隊以本質安全理念為根本遵循,積極對接市政、鐵路、交管、管線權屬單位,結合項目動火與吊裝作業頻繁特點,將208項本質安全管理要點細化落實到“作業流程審批、安全驗收許可”等六大核心應用場景,實現對高風險作業的全流程、精細化管控,同時積極開展科技攻關,融合BIM建模、無線傳感、A識別等先進技術,形成斜拉索均勻性智能監測、鄰近營業線及高壓線下大噸位鋼箱梁吊裝、多點斜拉扣掛法輔助轉體等多項核心關鍵技術。
下一步,該項目將細化工序銜接,統籌推進臨時支架拆除、路面及附屬工程施工,向通車目標沖刺。武漢市古田一路北段工程通車后,區域內22萬居民通行時間將從30分鐘縮短至3分鐘以內,有效打通城市交通“腸梗阻”,實現硚口區與東西湖區的快速聯通。(文/古建敖 文倩雨 審核/劉強斌 徐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