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班組建設“引擎” 打造合武高鐵品質工程
合武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沿江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三公司合武高鐵項目以“精益建造、智慧賦能”為核心,聚焦班組標準化建設,通過立規明責、智慧賦能、激勵聯動等多種舉措,激活班組建設“引擎”,推動安全、質量、效率全面提升。
三公司合武高鐵項目跨滬蓉高速連續梁班組(朱貴軍 供圖)
其中,合武高鐵跨滬蓉高速連續梁班組認真落實各項制度,積極參與技術攻堅和管理創新,扎實推進跨滬蓉高速特大橋連續梁建設,多次榮獲項目部“優秀班組”,累計拿到獎金12000多元。
立規明責:激活班組自治“源頭活水”
“大家對這個月的安全積分超市兌換物品類別是否有要補充的,請發表意見,有想法的請舉手!”在管理組的“工人社區會議”上,管理組組長正組織全員對安全管理措施進行“民意征求”。
產業工人社區(朱貴軍 供圖)
這種“社區化管理”制度,是合武高鐵項目推行班組標準化建設的創新舉措。每月初,各施工班組圍繞安全、質量、進度等議題,由班組成員根據現場施工和日常生活主動提出管理建議,經集體討論后形成“班組公約”,并將責任細化到人,確保“規矩大家定、執行全員盯”。
班組合理化建議研討會(朱貴軍 供圖)
“以前總覺得現場是領導管的,我們執行就行了。現在自己也能發表一些看法和意見,不僅理解得更透徹,執行起來也更自覺。”班組工人紛紛感慨道。自實施“班組公約”以來,工班違規操作率下降20%,工序一次驗收合格率提升至90%,真正實現了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轉變。
智慧賦能:擰緊施工管理“安全閥門”
“我們創新引入工程管理工具——SPM項管家軟件,顯著提升了現場安全與人員管理的智能化水平。”該項目計劃部部長李志偉說,該系統可實時高效監管勞務人員動態,并與現場安全實名制系統無縫對接。智能聯動功能實現對橋面施工人員安全防護用具穿戴的實時監控,以科技手段保障安全規范落地,為項目安全高效推進提供堅實支撐。該系統投用后,隱患排查效率提升90%。
引入“SPM項管家軟件”(朱貴軍 供圖)
技術創新成為提質增效的“加速器”。針對跨滬蓉高速特大橋施工效率低、風險高的難題,項目采用上承式智能懸灌造橋機懸臂澆筑法,項目雙進人員張亞威高興地說起它的好處:“分步式過孔工藝,主梁先行錨固,吊架攜模板滑移就位,降低傾覆風險;新型錨固系統實現錨固力自均衡,支持快速升降調整與預緊,自動化操作提升施工效率;集成應力監測、視頻監控、同步運行及智能信息化系統,實時監控節段梁施工與整機安全狀態,實現逐節段智能澆筑,結構精簡,受力清晰。”
跨滬蓉高速連續梁使用智能懸灌造橋機施工(朱貴軍 供圖)
激勵聯動:點燃全員創效“內生引擎”
“這個月咱們班組又拿下‘優秀分包商’了,回去給大家發獎金!”在項目月度施工例會后,班組長田維東立即電話報喜,這已經是該班組在本季度第二次斬獲“優秀分包商”稱號。
表彰“優秀分包商”(朱貴軍 供圖)
該項目建立“多維考核+創效獎勵”機制,從安全、質量、進度、創新四個維度量化評分,考核結果與績效獎金直接掛鉤,并設立“項目金點子獎”“五小創新獎”等專項激勵。
開展“我為合武獻一策”金點子征集活動(朱貴軍 供圖)
在獎勵機制驅動下,班組創新活力迸發,跨滬蓉高速連續梁班組應用智能懸灌造橋機,工效指標提高30%。
合武高鐵項目將班組標準化建設貫穿施工管理全過程,全面提升項目終端管控水平,推動項目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獲安徽省“工人先鋒號”“勞動競賽優秀施工項目部”,皖贛鐵路安徽公司“優秀施工項目部”“勞動競賽先進集體”“優勝大臨建設單位”、全國鐵路五四紅旗團支部等榮譽稱號20余項。
跨滬蓉高速連續梁施工(朱貴軍 供圖)
下一步,合武高鐵項目將繼續深化“智慧+標準”雙融合管理模式,以“零事故、零缺陷、零延誤”為目標,推動技術創新,打造更多“標桿班組”,為合武高鐵建設注入“硬核”力量,奮力書寫新時代基建領域的“中國速度”。(文/朱貴軍?彭特?審核/張寶生 徐云華)